峨边新闻网讯 在小凉山文化史上,峨边纯真本色、饱含原生态活力的文化千百年来散发着独有的魅力。特别是彝族民族文化,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大量研究和追根溯源。
2005年以来,峨边县委、县政府全面启动了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、保护、利用工作。截至2020年,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19项,包括以“甘嫫阿妞”为代表的省级非遗7项,以“克斯”为代表的市级非遗3项,以“阿依蒙格”为代表的县级非遗9项。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1人,包括市级非遗传承人7人,县级非遗传承人4人。
未来峨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将注入时代创新精神,挖掘出更新、更美的精品,散发恒久的非遗光环。
甘嫫阿妞故遗址
甘嫫阿妞的传说这一反封建爱情故事在云贵川彝区流传广泛、动人而悲壮。
相传在明朝,峨边彝乡诞生了绝世美女甘嫫阿妞,她的美名传遍了彝区和汉区。封疆大臣治达大人贪恋美色,在帮助明皇选妃之时,想强行纳甘嫫阿妞为妾,但甘嫫阿妞誓死不从。权大势大的治达大人随后派兵将她抢到衙内。甘嫫阿妞的心上人安哈木嘎闻讯后率众人前去搭救,但因寡不敌众,木嘎英勇捐躯。甘嫫阿妞坚贞不屈,得知木嘎为救自己而死后,决心以死相抗。她向治达提出要得到五色的锦丝绒线为条件,治达派人满城搜缴想取悦于她。于是,甘嫫阿妞用锦丝绒线悬于梁间自缢而亡,用她的生命捍卫了贞洁与尊严。后辈彝家儿女为缅怀甘嫫阿妞,在峨边丹埔(今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)等地塑像,供人们敬奉。
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化林坪 甘嫫阿妞 旧址(摄影 葛亚洪)
甘嫫阿妞家乡后人,在每年春天都会聚集在她的旧址,讲述她的故事。(摄影 葛亚洪)
甘嫫阿妞传说故事属于口头文学。通过传唱,人们逐步整理形成了一些颇具彝族文化特质的民间诗歌和民间歌谣。反映了人们对真、善、美的不懈追求,反映彝族人民对暴政、强权的抗争,影响颇远。
1998年12月,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由史志义、甘映平、白明轩编译的汉文版《甘嫫阿妞》。该书由《序歌》、《家世》、《生长》、《美名》、《说亲》、《仇敌》、《救援》、《入牢》、《尾声》9部分组成,汉文诗歌体裁,配有插图。(摄影 胡春平)
甘嫫阿妞是彝族诗歌精华,彝族人民喜爱它、颂扬它,也在流传过程中进行了长期的修改和整理。在此过程中,一些关于甘嫫阿妞的诗歌、歌谣也逐步出现,形成一批凝聚彝族人民智慧的文化作品。
音乐剧《甘嫫阿妞》节目单封面。
2019年11月,甘嫫阿妞文化馆入选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基地,文化馆位于峨边县黑竹沟百里旅游长廊的重要节点的九家村,帮助更多的人走进甘嫫阿妞,了解甘嫫阿妞。
编辑:王维
责任编辑:贾首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