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峨边新闻网!
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

扎根故土守初心 无悔青春担使命

2022-12-28 来源:县委宣传部 作者:未知



洛子布哈,男,彝族,1987年8月生,200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2018年1月当选为四川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,2022年被评为乐山市第四届“最美退役军人”、第八届“乐山好干部代表”,现任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镇底底古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。

——退伍不褪色  回乡建新功

2003年,洛子布哈应征入伍,服役期间3次获评“优秀士兵”荣誉称号,4次获得嘉奖,因表现优异,他在入伍的第3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2008年,洛子布哈退伍回到底底古村,怀揣致富梦想的他,选择来到位于峨边县城附近的恒业公司工作,每月工资有3400元左右,这对于当时的洛子布哈来说,已经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。

最初的底底古村,无集体经济、村貌脏乱、村民收入低,是一个“守着金碗讨饭吃”的问题村。为了破解底底古村的发展困境,2010年3月,村里的老支书“三顾茅庐”,邀请洛子布哈回村发展。洛子布哈回忆到:“老支书第三次来找我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,他说:‘布哈,你是我们底底古村的村民,也是一名退伍军人,但你不要忘记了,你同样是一名共产党员!”“共产党员”这四个字深深敲击着洛子布哈的灵魂,正是这四个字,让他抛弃了患得患失的情绪,作出了“舍小家顾大家”的决定。

2010年6月,洛子布哈谢绝了公司的挽留,毅然辞职回到了家乡。尽管亲朋好友不理解,党员干部和村民们也有质疑,但他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,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,用真情和能力赢得了大家的认可,成为了处理村务的行家里手。同年11月,洛子布哈全票当选为底底古村党支部书记。

——实干谋发展  同心促振兴

彼时的底底古村是省定贫困村,建档立卡贫困户共60户266人,贫困发生率34.6%。如何拔掉“穷根”,带领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,是摆在洛子布哈面前最大的难题。他深知,想让底底古村涅槃重生,光凭一腔热血远远不够,还要靠苦干和实干。

担任党支部书记后,洛子布哈比以前更拼了。要想富,先修路。凭着敢闯敢拼的劲头,洛子布哈成功争取到了第一笔资金,发动村民投工投劳,新建了村里的第一条水泥路,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。没有项目,就大胆去争取。2013年,通过洛子布哈与村“两委”的不懈努力,底底古村被纳入市级彝家新寨建设示范村。乘着政策的“东风”,村民们住进了新房,村里还建起了活动室、卫生室和幼儿园等基础设施。

同时,底底古村的变化让洛子布哈清醒地认识到,脱贫不能光依赖政策“输血”,更重要的是靠自身“造血”。2015年,在他的推动下,村集体办起了合作社,通过实施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大力发展高山生态茶园,种植芍药、方竹400余亩,鼓励村民饲养高山生态羊、土鸡、土蜜蜂等特色农产品,每户村民实现年增收约1.2万元。2017年,底底古村成功脱贫摘帽,实现华丽转身。

脱贫摘帽不是终点,而是新生活、新奋斗的起点。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洛子布哈又开始谋划底底古村新的发展方向。他认为,底底古村毗邻黑竹沟景区,独有的区位优势、自然资源和人文风情,何不通过大打“旅游牌”发展产业呢?在洛子布哈的努力争取和上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,立事达集团投资700余万元,在底底古村建成禅驿·黑竹沟度假酒店,通过土地流转、租赁民居、聘用村民、利润分红等方式,带动村民年人均纯收入逐年提升。尝到旅游发展甜头的村民发展旅游产业的意愿越来越强,服务意识显著提高,逐步从传统的“务农者”“耕山者”转变成了手端“文化碗”的“旅游者”。

——最美追梦人  无悔付青春

12年的坚守和奉献,让洛子布哈从当初的青涩小伙蜕变成为懂得担当作为的彝家汉子。12年来,洛子布哈带领村“两委”班子成员,坚持从村民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起,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,一年接着一年干,没有一刻松懈。他不断探索工作方法,将底底古村从曾经的贫困村、问题村转变为全县第一个群众举办“红白喜事”不杀牛、不放烟花爆竹的乡风文明村,让底底古村蝶变成如今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、省级“四好”村、天府旅游名村、国家2A级景区、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。每当有人谈起洛子布哈,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,称赞他“瓦吉瓦”。

履职四川省十三届人大代表期间,洛子布哈认真履行代表职责,积极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,特别是在推动治理彝区高额彩礼、婚丧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立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
“回想起这12年的点点滴滴,一路走来,虽然付出了青春和汗水,但更多的是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和乡亲们的认可。如果有人问我是否后悔当初的选择,我的回答是:问心无愧,决不后悔。我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,一如既往地为乡亲们把实事办好、把好事办实,相信底底古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。”洛子布哈说到。




友情链接

网站备案号:蜀ICP备14010140号-1 川公网安备:51110002000957号